被Mey一句“ 一神二玉三富”所骗,我就糊里糊涂把玉山放入我的bucket list。而我又担心老来体力不支,决定无论如何必须在五十岁前把玉山主峰给登了。这,就是我这一趟台湾之旅的原因。
首先,先比较一下神山、玉山、富士山的数据:
京那巴鲁(神山):高度 - 4095米。
从Timpohan Gate(约海拔1866米)到Panalaban(约海拔3272米)约6公里;Panalaban到Low’s Peak约2.7公里;从Low’s Peak到Timpohon Gate是8.72公里。
也就是说第一天上山需爬约6公里,altitude difference约1400米。攻顶altitude difference约823米。第二天上下山总共11.4公里。
玉山:高度 - 3952米。
从玉山登山口(约海拔2610米)到排云山庄(约海拔3400米)约8.5公里;从排云山庄到主峰约2.4公里;从玉山主峰回到登山口约10.9公里。
也就是说,第一天上山要8.5公里,altitude difference约790米。攻顶altitude difference约552米。第二天上下山要13.3公里。
富士山:高度 - 3776米。
从五合目(约海拔2305米)到太子馆(约海拔3100米)约5.5公里;太子馆到富士山顶约2.5公里;从富士山顶到五合目约8公里。
也就是说,第一天爬约5.5公里,altitude difference约795米。攻顶altitude difference约676米。第二天上下山共10.5公里。
真正登玉山前,我看那数据,觉得不会比神山难。登了才知道,玉山最吃体力。
我登神山、富士山和玉山的训练准备,这一次是训练量最少的。4月14日才开始训练,5月12日我们就登玉山了。
我因背痛,在2024年10月左右去看了个正骨师,他说我脊椎、盆骨移位,还Osteopenia(我原本还半信半疑,十一月去医院做全身检查确定我骨骼density低,我才信服)。暂时不可运动,必须多喝牛奶、服用钙丸。结果我一拖,就大半年没有运动,到了四月中才获得正骨师批准,可以开始做简单一点的运动,可急死我了。
我4月14日开始每天10公里gym脚车训练,然后慢慢增加至每天15公里。
比较起来,这次登山准备比较有经验了。我还特地于4月20日扛了约5公斤爬了一次Bukit Rimbah,作为所有登山配备的testing,也是我的weight training。结果这么容易的Bukit Rimbah,我也双肩痛得要命。发现得不算太迟,还来得及找中医师每隔几天针灸背部疏通经络。省去了登玉山时受上背肩肌的疼痛之苦。
登玉山总算平平安安。当中的苦与乐,下回再说。
2018年:臣服于中国寡妇山
2024年:挑战富士山吉田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