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4 July 2022

未曾老去,不再年轻



倪匡也走了……
伴了我几十年的传奇,无声的跌坠星河背后。
我的生命中,永远有着卫斯理。

怎么知道自己不再年轻了呢?当自己青春岁月里的那些人与事,一个个从回忆变成只待追忆。

最近在飞机上看《梅艳芳》,我甚至不是张国荣梅艳芳的歌迷,张国荣万人空巷的葬礼叫我莫名悲伤,在漆黑机舱内抽泣、哭肿了眼,久久不能平复。可能是忆起一代巨星的陨落,可能是为了不复返的时光……

那些看似生命中渡潭之雁,其实都编制着与我们似有若无的牵连。

倪匡也走了。我深信自己未曾老去,只是不再年轻……

Saturday 6 November 2021

四十五岁杂笔




《一》
四十以后
何必用数字诠释岁月
演绎鹤发鸡皮的真切


《二》
既然连时间空间都不是绝对
游戏人间才叫积极无悔
云汉星回,花下睡


《三》
我问清风
留几首佚名诗可否
他笑,还有何事挂胸头


《四》
想骄傲的告诉那棵时光的树(*1)
酿诗的冲动
我有


《五》
关于四海为家 关于浪迹天涯
还有那些小草和野花
怎啦


《六》
等闲
如何写就碧云篇(*2)
钝了笔尖


写于四十五岁生日前夕



*1 我四十岁时给自己写的诗《飞逝的风景
*2 抄自杨无咎的《鹧鸪天_蕙性柔情忒》



鹧鸪天_蕙性柔情忒
作者:杨无咎

蕙性柔情忒可怜。
盈盈真是女中仙。
披图一见春风面,
携手疑同玳瑁筵。
挥象管,擘蛮笺。
等闲写就碧云篇。
风流意态犹难画,
潇洒襟怀怎许传。

Thursday 21 October 2021

科幻和哲学

最近迷上“老高与小茉”和“脱口秀大会”。(关于脱口秀大会,我改天写一篇再说说。)

这“老高与小茉”的YouTube Channel是薇介绍给我的,她说:“老高常说一些我很小的时候你给我说的事儿,那些我小时候没听懂的故事……”。薇开始时发了Spotify的link来,但我因为忙,没有机会好好认真的听。后来她又发了个YouTube video的link来,我正好有点空余时间,看了,就爱上了。

当年,爸爸因工作从槟城搬到怡保,我们从住在热闹的大家庭搬到个近乎举目无亲的环境。那首几年,感觉特别孤单(妹妹要等我差不多读完一年级了才出世),书籍也因而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我们虽是小康之家,但妈妈在于买书订杂志给孩子这事儿上非常慷慨。(我们小时候资讯有限,别说没有互联网,即使是电视台、电台也就那么几个台 -- 也因此我可是非常热衷于用sw收听外国电台的。不看书的话,也实在没有太多其他选择)。开始时是以故事书为主,可是小孩子的故事,来来去去那几种变化,我很快就厌了,开始收集非小说故事类的书籍,就是自那时候开始看了很多如The Bermuda Triangle、Atlantis等的传说,学了一堆什么第四度空间、Schrödinger's Cat等词汇,又迷上了天文地理历史等。有阵子妈妈订阅读者文摘,偶尔也会看上了读者文摘的广告而买了一些精美的画册书籍。什么《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神话故事精选》、《历史悬案》等。在认识“卫斯理”之前,我已经是非常天马行空,脑洞大开的人了。

接着,我又疯狂的迷上科幻小说和电影。好的科幻,必定会丢一堆好的哲学问题。我就是在成长路上受到这些科幻小说丢出的问题影响,自问自答,和自己辩论,然后成了无宗教信仰但相信有“神”的这么一个人。

年纪再大一些,我绝对崇拜物理学家。总觉得他们都是最接近真理的人类。Einstein、Hawking、Feynman等无不是天真烂漫调皮有趣的灵魂。你想想,所有的物理理论,全始于科学幻想,爱因斯坦不就是靠想象写了相对论吗?而所有的物理理论,再深究下去,必定要碰及哲学思考。

而老高这频道,题材五花八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未解之谜、世界趣闻轶事、悬案、都市传说、阴谋论等各种故事与传说。他每星期上载一个十多二十分钟的影片,天马行空,非常精彩。在过去的两个星期内,我一口气看了他过去几年的影片,喜欢得很。以后再忙,也可以每星期看一段十多二十分钟的影片,然后好好思考。

好多人说老高好多内容都不对,但我觉得,在天桥底听说书的讲故事,首先说书的必须把故事说得有条有序,再来故事必须精彩绝伦,听完故事的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引发了无穷的想象与思考,回家再去查查看他所说的,再开阔视野(连看书都得“尽信书不如无书”,更何况是天桥底听故事)。而小茉更是扮演了天桥下听书者的角色,时而打岔,时而发问,时而调侃,有趣得很。 

据说老高以前每晚必须给小茉讲睡前故事,为了每晚的故事,每天都要收集各种有趣的奇闻异事,久而久之收集许多资料,最后干脆将收集的资料做成谈话型视频频道。大家有空可以到他们的channel去看看。

这儿先分享一个绝对会让你以豁达的心情面对生老病死的影片:

Sunday 17 October 2021

《读诗十二法》

诗歌最好玩之处,在于读者和作者都永远不会有一致的诠释。因为你的心情不同,因为你的际遇有别,因为你的心境不一,每个人每一次读同一首诗,都会有不同的读法。
而这,洛夫给你十二种读法。



《读诗十二法》
~洛夫

如果我用血写诗
请读我以冰镇过的月光

如果我用火写诗
请读我以解冻后的泪水

如果我用春天写诗
请读我以最后的一瓣落花

如果我用冰雪写诗
请读我以室内的灯火

如果我用浓雾写诗
请读我以满山的清风明月

如果我用泥土写诗
请读我以童年浅浅的脚印

如果我用龟裂的大地写诗
请读我以丰沛的雨水

如果我用岩石写诗
请读我以一条河的走姿

如果我用天空写诗
请读我以一只鹰隼的飞旋

如果我用邪恶写诗
请读我以一把淬毒的刀子

如果我用爱意写诗
请读我以同一频率的心跳

Thursday 30 September 2021

断章


2018年,摄于The Swan Hotel, Gloucestershire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卞之琳的短诗一直是我所爱。再简单浅白不过的四句,写一刹那的意境,却也写了一种“一切都是相对,又一切都是关联”的道理。像水墨画一样,淡淡几句,读诗的人自己想象出流水、游船、岸柳、古楼……也又悟出一粒沙里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个天堂。

Wednesday 22 September 2021

用一首音乐,诠释我的青春岁月




用一首音乐,诠释我的青春岁月
(我在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告别童年
却总没理清究竟何时是青春岁月)

奇幻的音乐飘渺虚无
(说不出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从莫高窟的壁画飘逸而出
(所以戈壁    折射    口笛般的广袤辽阔)

用生命摸索试探
(所以鸣沙    模仿    木鱼般的袅袅娜娜)

用芳华飞展绚烂
(所以阳关   飞扬    弹拨乐般的灵巧活泼)

渐趋热闹却迷恋起安详肃穆
(所以石窟   恢复    泛音般的清冷寂寞)

合奏一曲太仓促
(谁的青春余音缭绕如怨如慕)



你可以这样解读:
奇幻的音乐飘渺虚无
从莫高窟的壁画飘逸而出
用生命摸索试探
用芳华飞展绚烂
渐趋热闹却迷恋起安详肃穆
合奏一曲太仓促



我可以这样阐述:
说不出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所以戈壁    折射    口笛般的广袤辽阔
所以鸣沙    模仿    木鱼般的袅袅娜娜
所以阳关    飞扬    弹拨乐般的灵巧活泼
所以石窟    恢复    泛音般的清冷寂寞
谁的青春余音缭绕如怨如慕

Sunday 19 September 2021

淡淡的花香

我喜欢听一段音乐
回想一段时光
从一段时光回想另一时段

回想年轻时的阳光
那些阳光充溢着长长午后
我们以为一切的快乐都是必然


我喜欢种一丛花
唤起一种心情
从一种心情唤起另一心境

唤起年轻时的所有记忆
那些欢快充溢着笑声银铃
我们以为一切的欢聚都是必然


最美好的友谊和花香一样
淡淡沁心    持久不散

放几首岁月的歌
剪几枝光阴的花
我相信一切的美丽都是从容淡然


(泽灵的生日,想写些祝福的话却口拙,
写诗的灵感却适时赶上了)

Thursday 16 September 2021

郑愁予的《错误》

那些年,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代,我写的那些诗,我都忘了,但我记得很清楚,我曾经把“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改成“我是归人,不是过客”,放进我的惆怅里……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Saturday 28 August 2021

试译《Delight in Disorder》


"Delight in Disorder" by Robert Herrick

A sweet disorder in the dress
Kindles in clothes, a wantonness
A lawn about the shoulders' thrown
Into a fine distraction
An erring lace, which here and there
Enthralls the crimson stomacher
A cuff neglectful, and thereby
Ribbons to flow confusedly
A winning wave, deserving note
In the tempestuous petticoat
A careless shoestring, in whose tie
I see a wild civility
More bewitch me than when art
Is too precise in every part


我向来也喜欢无序无章的随意,有人从Delight In Disorder读到丝丝性感,我却从这诗歌里找到自由随性的乐趣。这,我也来尝试翻译吧~


《无章之趣》
甜美,在花裙上皱褶间
恣意奔放

任意垂挂肩上的细麻
让人心猿意马

看那纷飞的蕾丝绣绦
迷惑着纁红胸兜

还有那被忽略的袖口
飘逸得稀里糊涂的丝带缎绸

一波波晃动,我留神于
热情荡漾的衬裙

随意系着的鞋带,松漫
诠释了野性文雅

比之拘泥严谨
不羁无章,更叫我心醉

Sunday 8 August 2021

偷闲加油站:张学友"A Classic Tour"世界巡回演唱会2019香港站再见篇

从小,到香港红馆(香港红磡体育馆)看演唱会一直是我的梦想。

我们小时候,资讯不发达,我通过录影带看的第一场完整的演唱会是许冠杰相识廿载演唱会'87,就是那时候,我才认识了红馆。(许冠杰正好是第一位在红馆开演唱会的歌手,演唱会为《总督许冠杰演唱会》)那些年,红馆好像是很神圣的所在。当时怎样衡量一个歌手是否当红?看他能在红馆开几场演唱会。

而,看一场张学友演唱会也正好在我的bucket list里头。

(我愿意去看的流行歌手演唱会不多,大多数,免费送我票我还害怕浪费我的时间呢。哈哈!)偏偏,张学友的却次次都抢不到票。张学友虽然不是每个人的偶像,但是,上个世纪受香港娱乐文化熏陶的人,很少会不喜欢张学友的。他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样,演技好,唱歌更是大家公认的好。我身边,他的歌迷可不少。我不敢说自己是歌迷,但他的歌绝对是青春岁月里头的一大部分。

这次遇贵人,Bong送了我这份大礼,一箭双雕。还“喷”到了薇。(她就是个货真价实的歌迷!)


自2016年启动的学友‧经典世界巡回演唱会《A CLASSIC TOUR》已经走过了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最后回到香港,来个《學友 · 經典 - 香港站 · 再見篇 A Classic Tour》唱足233场。我们有幸来这儿和大家一起凑热闹。


从地铁走出来,有一点嘉年华的热闹气氛。大家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都是喜滋滋充满期待的。靠近红馆时,卖荧光棒的、卖各种演唱会‘必需品’的,比比皆是。

红馆外的广场,全是歌迷,等着演唱会开始

雀跃的等待演唱会开始

红馆,我终于来啦~




在香港看演唱会的好处是,不必听那些把广东歌翻译为华语歌的歌曲。我从1985年开始听张学友唱歌,听了三十多年,他的这演唱会,老歌,新歌,流行的,冷门的,全都唱了一些,我竟然首首会唱,有点不可思议。最兴奋的是,他竟然唱慢慢、不经不觉、春风秋雨这几首不怎么流行,但是绝对是我心头爱的好歌。

多好听?对不起,那没法子和你分享。但视觉上的享受做得如何?倒有一堆照片可以show off一下。











我们从还没开场high到encore完毕,然后随着大家到体育馆外头等学友出来说再见,再目送他的车远去。然后一块儿哼着学友的歌曲,一路亢奋回酒店。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