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6 February 2025

生日之旅 - 瑟瑟初冬在巴黎


2022。
因为生日,决定对自己好一点。请了个短假,在德国公干前到巴黎看看。

Day 1
住:在Montmartre边缘一家巴黎小公寓,住个四天三夜
食:Pantagruel 吃午餐,La Bonne Franquette吃晚餐
行:维修中的Notre Dame,Shakespeare & Co,The Basilica of the Sacred Heart of Paris

Day 2
食:卢浮宫里吃brunch,La Nemours吃晚餐
行:我的museum day (Musee de l’Orangerie, Louvre, Musee d’ordsay),巴黎铁塔

Day 3 
食:Versailles里头的Angelina吃早餐,Au Vieux吃late lunch,Le Consulat晚餐
行:Versailles,Ile de la cite,Conciergerie,Saint Chapelle,College des Bernardins,Pantheon,Montmartre

Day 4
在Montmartre感受艺术气氛,下午就乘火车去德国了。

——————————

这不是我第一次到法国,所以没有“巴黎很浪漫”的憧憬。巴黎最浪漫之处,在于塞纳河(La Seine)。和所有有河流流过的城市一样,塞纳河给巴黎增添了波光粼粼的温柔;和所有有河流流过的城市一样,重要的老建筑物都依河而建,往河边一坐,坐看时光荏苒。没有比这更浪漫的了。



这不是我第一次到欧洲,所以没有“先进国一切美好”的天真想法。一到巴黎第一天就遇上著名的法国工人罢工,很多公共交通受印象,好多景点也不开门,就暴走把城市的东南西北给搞清吧。

巴黎的第一印象 - 火车站

这不是一篇游记,是我在巴黎的日子的杂碎心情。

——————————

巴黎是艺术爱好者的天堂。我即使对艺术只有半桶水的知识,我也深深爱着在博物馆里穿梭的感觉。走一趟Musee de l’Orangerie我为Claude Monet疯狂;逛一遍Musee d’ordsay我从新认识Vincent Van Gogh (想象看,去一趟Van Gogh Museum还得了);转一圈卢浮宫我再次认清自己的无知程度;进入了凡尔赛宫我才理解金雕玉砌华丽浮夸是没有上限的。

时间允许,我可以在这儿坐一天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我想忘了时间的钟……

当年被批判过于前卫
今天它和卢浮宫在岁月河流里尽显和谐

被艺术包围,震撼得窒息

学美术的,可以在卢浮宫里素描是有多幸福

终于明白Dan Brown为啥以此作为The Da Vinci Code的重要场景

炫富的楷模

偷窥一段辉煌的过去

衣香鬓影仿佛只是上一秒的事


——————————


我喜欢清早无人的巴黎,雾气刚散,塞纳河伸一伸懒腰,一切将要苏醒……



我也喜欢傍晚时分的塞纳河畔,在画作书摊人群中穿梭,最美丽的人间烟火……




——————————


巴黎的咖啡文化,最绚丽也最写意。Al fresco是最生活的。生。活。







点杯咖啡看熙来攘往
是我最艺术的巴黎


——————————


我和The Basilica of the Sacred Heart (The Basilica of Sacre-Coeur de Montmarte)有种莫名的缘分。就像我心目中Basilica de Neustra Senora del Pilar于Zalagoza,Sacre-Coeur是我的Montmarte的中心,她是我天天会特地绕道经过的地方。看她在不同时分不同光线下的迷人姿态。








——————————


镶嵌玻璃窗的极致,就在Saint Chapelle。我分不清是里头的飘扬圣歌让镶嵌玻璃窗显得更加炫丽,还是镶嵌玻璃窗让圣歌显得更加空灵。如果你只能路过巴黎,别去看铁塔,进一进Saint Chapelle吧。



——————————


这话说了也不怕人家笑话,但我真的觉得法国料理有点儿过誉。不是不好吃,只是过誉。你别希望在法国随便进入一间餐厅或咖啡馆就有美味的食物,要好吃的,得细挑的。
还有,那种钻研性高,务求视觉与味觉冲击的劲儿,往往艺术和刻意之间只有一条非常细的线。
可是,可是,我虚荣。既然是生日之旅,我就往Michelin Guide上挑。由于是临时决定,没预约的午餐也不好找,最后进了Pantagruel,把自己哄得开开心心的,挺好。




——————————


我早说了,这不是一篇游记,是我对巴黎的杂碎回忆……


我对巴黎最美好的记忆,是Montmarte。我在Montmarte边缘租了个小公寓,扮成巴黎人,在阳光洒进来的客厅吃早餐。然后出门逛逛街市,一路朝Sacre-Coeur走去,看看画家们不同的艺术风采,散散步,坐下来喝咖啡看大家载歌载舞。








——————————


如果你看过Before Sunrise,你一定会明白我为什么来这里朝圣。Shakespeare & Co诠释着全世界小书店的浪漫情怀。属于过去的淡淡的忧伤。属于大家尝试不放弃的过往。属于每一双仍紧握书本的小手。



我爬这无止境的梯级时,John Wick和Caine还没在此展开最美丽暴力的舞蹈。我不记得她浪漫,我只记得她就是个无止境的梯级。真的无止境!



希望全世界多一点童趣


有没有觉得光影就是时间的配乐?


我好想拥有这把巴黎凝缩在一张画的超能力

Saturday, 15 February 2025

挑战富士山吉田路线

好多朋友爱问,爬富士山难吗?

不难。至少,吉田路线一定不难。

我这一生都不是运动爱好者,平时运动量少得可怜。所以,只要我可以爬得上的高山,我坚信任何正常人也都可以做到。2023年11月尾订的机票。放纵自己过圣诞、过元旦、过农历新年。2024年2月才开始训练。约4个月的训练就可以上山了。(我的登山训练看这儿

富士山顶火山口

要爬高海拔的山,说穿了其实就是个尝试了解自己、尽量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再从新尝试了解自己的一个循环。
首先,必须得清楚自己的体能限度,理清目标。像我这种运动白痴,我不拼速度,我的目标就是安全攻顶,安全下山。(当年我登神山时,把目标定在成功攻顶,忘了下山这一回事,结果下山时痛苦万分。一来是锻炼不足,二来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催眠自己让潜意识化为意志力。)
目标明确后就是一系列的山路训练,看看自己的气魄,看看自己的耐力,看看自己的痛点,看看自己哪条肌肉不管用……
搞清了自己的问题,就开始上网学习基础原理,然后开始训练自己的节奏,安排一些重点肌肉训练,在山路训练时有意识地着重于某根肌肉,有意识地调节呼吸……
而真正登山的那两天一夜,基本的体能条件已经在状态了,最决定性的,就是意志力了。

登山前,下山后

当然,还有一个完全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因素:天气。当时我们是天天盯着富士山山顶天气预报祈祷,希望老天爷赏我们两天一夜的晴天。我们天天看,它天天grade C。我7月7日早上看天气预测说grade C,可是外头明明晴空一片,自我安慰说这天气预测太水了。

停车场看富士山,万里晴空喔

结果我们登山下山那两天,风老大的,好多时候我必须把登山杖插在土里,扎稳马步,头俯下等那阵强风吹过。我这也明白了那些武侠片、漫画里,大侠们在大雨中扎马步等人的画面了。Grade C时登山真的要小心,Mey就看见我身后一位比较壮大的男生一不留神被风吹倒了。(自己登了山才明白,tenki to kurasu网站上的富士山山顶天气预报登山指数grade A, B, C,看的不只是晴是雨,也看风速云量等,来决定登山适合指数。)


7月7日早上的天气预报


我们一行六人租了一辆七人车,从东京开车到河口湖,在河口湖住了一晚。隔天早上一起开车到Fujisan Parking Lot (former: Fuji-Hokuroku)泊车,然后乘shuttle bus到5th Station(登山季节私家车不可上5th Station)。两人登山,另外四位在五合目和我们一起吃了早餐、shopping、欣赏美景后下山开启她们的山梨两天一夜游。

我俩说要早早登山的,可是东摸西摸的,最后真正跨过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的牌坊时已经十一点多了。

进入富士山国立公园前,必须把鞋子扫干净,
以免把外来的植物种子不小心带了进来。


从五合目到六合目这一段是最好走的一段。这时仍然有树荫,路也相对平坦,这时别得意忘形加速消耗体力,才开始呢!
直到看到“富士山安全指导中心”,就是到六合目了。













六合目开始,一路荒芜

从六合目到七合目是我最讨厌的一段,全是土砂路,一阵风过来,眼睛也张不开。而且脚步不稳还会往下溜,挺费力的。

山上紫外线太强,防晒一定要做得好


过了七合目之后,山路渐渐变成陡斜的岩石,段差也越来越大。许多人都说这段是吉田线上最艰难的一段,我倒觉得适应后还算不错,至少是结实的地面,得以脚踏实地,心里比较踏实。而且从七合目开始有好多小屋及小卖部,可以休息的地方挺多的。

看那要命的烈日

小卖部


休息时除了补充水分,我也吃好多零食。我的登山零食包括坚果巧克力,beef jerky,energy gel,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喉糖,全都轻便管用,补糖补蛋白质,最重要是我爱吃。登山心情好太重要了。

到达我们的住处太子馆约三点多四点,我俩精神体力都还好。5点是晚饭时间,我们在“房里”“梳洗”完毕,换上保暖的衣物,吃了晚餐还可以到处拍照留念。



由于我们没赶着上山顶看日出,我睡得很好,四点起身漱口,买杯咖啡,坐在太子馆前等四点半的日出。云层厚,日出咸蛋黄看不着,五点check out开始往上爬。富士山上俯视,风景太美了,千万别专心攻顶而忽略了沿途美景。



还没融化的积雪

从太子馆到山顶,仍然是一路的岩石。“交通”比较繁忙,有像我们看完日出才攻顶的,也有看完日出从山顶下来的。我们用了约三小时从太子馆爬到富士山顶。



由于我们选择在刚开山的第一个星期登富士山(这时登山游客相对比较少)山顶许多店屋都还没开,邮政局也还没开始营业,山顶比较冷清。再加上风真的太大了,大家都躲进建筑物里头。我们到顶上浅间大社奥宫买了些手信,到火山口看看(风太大了,连走路都艰难,我们很快就放弃),然后到顶上扇屋吃了个早餐,休息了一下,就开始下山了。


从富士山山顶走下山,吉田线并不是原路返回的。由于在下江户屋分歧点开始就再没有小屋,于是我们决定先到御来光馆喝了杯咖啡才真正下山。

下山道从八合目一路到六合目都是我讨厌的土砂路,特别容易滑倒。而且风沙飞扬,一种在荒漠上彳亍的感觉。荒凉。

下山路径

我们约三点多回到五合目,稍作休息,到邮政局寄明信片,过后就乘shuttle bus离开了。

在富士山暴晒,黑了几度

比较难度的话,富士山吉田线除了那段土砂路我觉得腿力不好控制(我一直是走三步溜一步的),其他路段在网上看过video做足心理准备可以应付;京那巴鲁山最后那一段的确比较险峻,下山时还一度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比较舒适度到话,富士山是大部分时间暴晒,我们又碰上刮大风;京那巴鲁山好一大段有树荫,爬山时挺凉快的。

总的来说,我个人觉得爬富士山比爬京那巴鲁山容易,但爬京那巴鲁山比较“舒适”。

再说,我也比较幸运,爬京那巴鲁山和富士山我都没被高山症困扰,爬山前也没刻意进补。一路上注意自己的呼吸和节奏是要点。

那富士山值得爬吗?(我都爬了,当然说值得。呵呵。)当然值得,富士山上风景宜人万变,真的有种坐看风云变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