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2 April 2024

曼谷美食日记


曼谷之所以是我最爱的城市之一,完完全全归功于美食。

其实,我相信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总有些特别出色的餐厅、档口让我回味无穷。可是,当我说某某城市食物很美味时,我指的是他们的平均水平。曼谷,正是那种随便挑一个路边摊也不会失望的美食城市。再加上从槟城直飞曼谷只需一小时半,偶尔到曼谷绕一圈实在是一件非常让我难以抗拒的事情。于是,因为亚航的便宜机票,我们又去了曼谷……我们是一群已经去过了曼谷,不想观光只想吃的一群…… 

以下是我们的吃的清单(零零散散买的小食、饮料、甜品等不算),让你参考怎样在曼谷吃撑。(行程改天有mood再说)

Day 1
Dinner1: Somsak Claypot Crab
Dinner2: Pad Thai Narok Taek
Supper: Lek Seafood

17:35抵达DMK。因过海关、堵车等超级花时间的事儿,等我们到达住处,已经是傍晚七点多了。屋主等着迎接我们,给我们讲解种种要注意的事项。直到傍晚八点多才终于开始了我们的第一站:Somsak Claypot Crab。我个人觉得这是烹调冬粉的最高境界。我们来这儿吃,抢的是冬粉和葱,虾和螃蟹次要。葱都把海鲜的鲜甜吸收了,并给这鲜甜增添了葱特有的清香,冬粉把这些鲜甜清香都给吸收了,还加了胡椒的淡淡辛辣芳香。这档冬粉绝对是我到曼谷必吃的美食。

螃蟹冬粉

鲜虾冬粉


从Somsak Claypot Crab可以走到Pad Thai Narok Taek。我本身对pad thai并不疯狂,不会为了pad thai千里迢迢觅食。不过,到泰国总免不了会吃上几次pad thai的,个人觉得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镬气足、味道balance,我们点的咸蛋pad thai和虾米pad thai都非常出色。那家网络上大家声称最好吃的pad thai和这完全没法比较。(在Thipsamai排了整个小时的队,吃了第一口的失望,我很难跟你形容。)
虾米pad thai

咸蛋pad thai


从Pad Thai Narok Taek走回Wongwian Yai站,乘BTS到Chong Nongsi,轻轻松松走到Lek Seafood。Lek Seafood我已经是常客了。我们之前喜欢住在Chong Nongsi附近,Lek Seafood是必经之路,是我们夜宵首选。Lek Seafood简简单单的美食可不是那些唐人街网红海鲜店可以媲美的。我最爱的是“Fried snake fish head with spicy herb”,泰国人用香料最刺激味蕾。

Fried snake fish head with spicy herb

在Lek Seafood点的美食


Day 2
Breakfast: Wattana Panich
Brunch: Nhong Rim Klong
Lunch: Original Pad Krapao
Dinner: Jeh O Chula
Dessert: Black Sesame House by Sweet Circle
Supper: 胡乱Grab

幸福是,暖暖羊肉汤、牛杂汤作为早晨第一餐。Wattana Panich据说有一锅熬了几十年的汤底,不管真假,反正人家的汤就是香味浓郁,而牛肉又煮的暖嫩暖嫩的。在游客到来前,吃一碗牛肉果条吧。(我们碗里可能也有牛鞭之类的东西,但反正我们不会分辨,就吃呗)
牛杂汤

羊肉汤

看那一大锅一大锅的


吃完了Wattana Panich,再走路到Nhong Rim Klong实现蟹肉自由。这家餐厅最适合懒人,蟹肉虾肉全剥了壳,大家吃得可开心了。他们的蟹肉蛋包也出名,但老实说,还是Jay Fai的比较好吃。(可是啊,Jay Fai的人龙和性价比并不是我可以接受的。吃过一次就不想再去排队了。吃别家的其实也不错。)还有呵, 这家餐厅的分量比较大,点菜时别兴奋过度,我们点多了,撑!
我们点了海鲜炒菜、蒜香肉、蟹肉炒饭、蒜香蟹肉、煎肉、蟹肉蛋包

蟹肉蛋包


烈日炎炎,我们在购物中心随意逛后决定回去住处吹冷气,于是选择回去我们的Original Pad Krapao吃pad krapao。Pad krapao绝对是我最爱的泰国美食之一。问题是,这道菜肴是那种易学难精的美食。煮,好像大家都会,不就是肉碎、九层塔、鱼露和辣椒,外加个煎蛋。可是要炒得叫人念念不忘可就不简单了。我们特爱的这一家,米饭选的是上等香米,单吃白饭也可口,牛肉炒九层塔不干不湿(我不爱湿的pad krapao,但也怕人家炒得干瘪瘪),牛肉九层塔鱼露互不抢对方光芒。太好吃了!而他们的各款煎蛋,也是莫名好吃。把最简单的食物弄得比山珍海味更叫人向往。(我希望他们永远不会成为网红店!呵呵)
牛肉碎pad kaprao

猪肉片pad kaprao


晚餐,我们到Jeh O Chula去。自从Klook上发现可以预买voucher而省去排队的时间,Jeh O就成了我们曼谷必吃。吃个快熟面上百人排队,这餐厅真把快熟面发扬光大了。因为voucher是没法子选择菜单的,所以我们至今没有尝试过别的菜肴,但我们也不介意,反正每一道都叫人回味。
不就是一锅快熟面,却是一锅美味无比的快熟面

salmon sashimi、炒kangkung、脆皮烧肉、
omelette、猪颈肉、冬炎快熟面


Jeh O Chula那一带是大学区,附近都是美食。可能小红书上特别多人介绍吧,差不多每一家都是排长龙的。我们吃了晚餐,到对面的Black Sesame House by Sweet Circle吃点甜点解暑,其他想吃的都因人潮而放弃了。
撒上满满的ovaltine,满满的童年回忆


当晚十一点左右,又觉得好像可以再吃点什么,于是在Grab上随便找了家还在经营的泰国煮炒,点了一些回来当夜宵。这一餐,因为我们都不点白饭,咸死了!原以为有猪血有蒜米炸肉,大家都满怀期待的,真的失策!


Day 3
Breakfast Kuay Jab Mr Joe
Breakfast: Jae Phon Lang Lerdsin
Tea time: Balzac
Lunch: 100 Mahaseth Si Phraya
Light early dinner: Rongros
Supper: Iam Pochana


早餐,吃粿汁暖肚。泰国的粿汁和我们卤汁底的不一样。他们的是清汤但胡椒味香浓的。我们去Kuay Jab Mr Joe,除了粿汁好吃,还配上脆皮烧肉,满足!这家以后可以作为早餐的上佳选择。
脆皮烧肉

泰式粿汁


我们再从Kuay Jab Mr Joe步行到Jae Phon Lang Lerdsin吃猪脚饭和鸭腿面。猪脚饭卤汁非常浓郁,胶原蛋白满满!鸭腿面汤汁也非常好吃,鸭血却倒是稍微硬了一些。这家,以后可以成为很好的午餐选择。
隔着荧幕都能令人垂涎三尺

这,满满胶原蛋白

简单美味的鸭腿面


我们这一天走“文青路线”,去了TCDC装逼,当然也要到Balzac吃法式点心去。这家店铺去年十二月才开始营业,老板是个瑞士人,Balzac既是间咖啡馆,也是家书店,又是个画廊,浓浓的法国气息。如果不是曼谷那可恶的极度闷热气候,Balzac可轻易把你带到Montmartre去。

Apple pie

Cheesetart

Orange espresso

Ham sandwich


我们继续步行,到100 Mahaseth Si Phraya来个相对比较atas一点的午餐。当中dry aged tongue和牛骨髓两道菜肴最让我惊艳。也这样子开锁了新食材perilla seeds。微微烤过的perilla seeds好吃极了,有点像鱼籽的口感,但更香脆一些。作为配菜实在是画龙点睛。之前听Kevin说他们的猪血天下无双,我们把menu由头到尾看了几遍都找不着,有点遗憾。
免费的开胃菜

来泰国就是必须无止尽的吃somtam

dry aged tongue。真的诠释了入口即化

bone marrow。我真的没吃过这么软嫩美味的骨髓

pork jowl

"Kan Jin" rice with "Nam Ngiew" curry

Grilled sticky rice with cheese


最后,我们乘船到Rongros吃晚餐去。话说去年我们到Rongros和附近几家餐厅想要看日落,到了才发觉河岸的餐厅都已经满座。抱着遗憾,我们今年的trip,我一早就到Rongros的Instragram上订座,完完全全就是为美景而来。什么美景呢?就是Wat Arun在夕阳下的剪影。这家餐厅也在米其林出现,食物不差,但也不至于叫人惊艳得想要再访。下次想要看日落,就要找别家试试了。
Chilli lime vermicelli

Watermelon and crispy snakehead fish

Green curry

Sriracha pineapple fried rice

Morning glory tempura & coconut tamarind dressing

Spiced fishcakes


在Rongros度过了个愉快的傍晚,我们决定继续追寻mookata,于是去了家非常地道的Iam Pochana。这家,我们以后一定会再到访。Mookata我可不是粉丝,但是他家的牛杂火锅真是天下无双。他们的煮炒水准也很高的,我们点了一蝶干炒牛肉和一碟皮蛋炒肉,镬气一流,生熟度适中,蒜香牛肉片蒜味十足牛肉软嫩。太!好!吃!
Mookata的料

牛杂火锅的料

蒜香牛肉片
皮蛋炒肉


Day 4
Breakfast: Uncle Tomyamkung 
Second breakfast: Utumporn Papaya Salad and Friend Chicken and Fish Garlic + Kayy Coffee
Late Lunch: Mont NomSod
Afternoon tea: Kope Hya Tai Kee
Early Dinner: Mit Ko Yuen
Dinner: (Grab) Pe Aor Tom Yum Kung


这一天,我们一早就到我们的uncle那儿吃tomyam kung。以前要找这uncle,是到google上找tomyamjung banglamphu。可是Covid后我们第一次到访时,发觉“揸镬铲”的uncle aunty都换上年轻人了,味道也不一样了,失望之至。后来我在Instagram上看见泰国当地人post这个,怎么看都是我们的uncle的模样,于是去年年底来这家店做requalification,虽然aunty也不在了,味道也稍微偏了,但仍然是经济美味的,于是我们又来了。喝冬炎吃鲜虾吃椰芯吃芦笋,快乐似神仙。
泰式鱼饼

creamy tomyum

thai style omelet

蒜香河虾

鲜虾炒芦笋

椰芯

最平平无奇的一道:lala (下次不点了)


从uncle的店走到对面小巷,是我们在Instagram上看见的美食,这次来尝尝。小巷子里有好几个档口,但你一定不会错过,因为他们家的蒜头炸鸡卖相特别的好,一看就知道找对了!还有那玉蜀黍杂果somtam,惊为天人呢!
蒜香炸鸡腿

玉蜀黍杂果somtam


这小巷卧虎藏龙,除了有以上美食,还有家不错的cafe,Kayy Coffee。除了咖啡和泰国奶茶,他们竟然最好喝的是橙汁!也不明白,不就橙汁吗,怎么他们就可以做的比别家好喝。大家都应该可以真材实料的,可是为什么他的就感觉上特别好喝?
喝果汁时是在路边吃炸鸡,有点儿狼狈,没拍照。
这是后来追加的泰式奶茶。


下午shopping后我们第一站是到Mont NomSod。可能很多人认为到Mont NomSod是为了烤面包,但其实我们队里有人特爱这里蒸面包的老味道和他们的kaya。我不嗜甜,但我欣赏他们把老面包摊子的味道给传承了下来,赋予年轻的活力。
蒸面包

烤面包


在Mont NomSod吃了甜食,我们再走到Kope Hya Tai Kee喝泰式咖啡,我乘机点上一些咸香味的下午茶。要了个green curry和roti。队友们不喜欢他的roti太油,但我觉得其实吃不多的话其实可以,主要是Green curry做得真心不错。他们家的泰式咖啡也不会太甜,炎炎下午来个冰冷咖啡,正合我意。
Green curry with roti

泰式咖啡 - 看那冰,解暑呢

点心拼盘


等到我们喝了咖啡,Mit Ko Yuen也开门了。我为了他家的香脆冬炎米粉再次到访。大家因为真的已经吃了很多食物,也不敢点太多。吃了一餐我们罕见的很早也很少的晚餐。
我最爱他们家的香脆冬炎米粉

炸肉

tomyum

咸菜汤

又吃炒kangkung


回到住处,大家都懒了,除了两位兴致高昂的到IconSiam去,我们其他的谁都不想动,最后决定在Grab点了Pe Aor,这是错不了的冬炎面。不必加料也好吃。
炒冬炎面

冬炎虾面

肉碎冬炎面



Day 5
Breakfast 1: Nai Uu Pork Leg Stew
Breakfast 2: Stir Fried Turnip Cake Ou Choong
Breakfast 3: Pa Tong Go Saveoy Yaowarat
Breakfast 4: Hia Mate Pork Ribs Porridge
Breakfast 5: Jok One Table
Coffee: Tang Bak Seng Antique Coffee
Lunch: (Grab) Original Pad Kra Pao + Som Tam Der)

这一天,起个早,打算狠狠的吃一堆美食才回家。
我们又到Chinatown一带去,首先先来个猪脚饭。这Nai Uu Pork Leg Stew和Jae Phon Lang Lerdsin的猪脚煮法不同,这家卤汁偏淡,但清香。蘸的辣椒可好吃了!我们点了一份到对面街吃去(回来给钱时才发觉他们有猪血汤!下次一定要点!)对面卖的是炒粿角和烤肉串。我们就坐在炒粿角的档口吃这三样食物。他们小贩普遍上不计较,可以互相把食物捧到对方那儿去,做游客的我们可开心了。
Nai Uu Pork Leg Stew

入口即化的猪脚

炒粿角档口

镬气不错的炒粿角

好期待的烤猪肉串。第一次在最后一天才吃烤猪肉串

飘香

好好吃


过后,我们再走到Pa Tong Go Saveoy Yaowarat吃泰式油条。他们的油条现炸,可以蘸kaya,还有烘了放上雪糕的。我还是最爱老老实实的吃原味油条,并和他们店里的生招牌玩。这家,可以再来。
现炸油条

油条配kaya

烤油条配雪糕

好秀气的生招牌


离开Pa Tong Go Saveoy Yaowarat后,我们是往Jok One Table走去的,路过排骨粥,又忍不住进去吃了一碗。这家普普通通。
排骨粥


最后,我们终于是吃了弄巷间的鱼鳔汤。要吃Jok One Table,必须在小巷里经过许多美食摊子(那些脆皮烧肉、百年炸糕、猪肉焖竹笋、酸菜汤等,看得我们口水猛流,下次一定要再来)。Jok One Table早上只卖鱼鳔汤和烧卖,晚上才是泰式煮炒。改天我们早上来吃别个档口的食物,晚上才来吃Jok One Table。他们家鱼鳔汤香味浓郁,用的醋应该也不错,味道都“吊”出来了,值得特地前来。
巷口一坨坨脆皮烧肉!

Menu就只有两道哦

一大锅鱼膘

我们都爱这碗鱼膘汤

货真价实烧卖


吃了鱼鳔汤,我们决定到Tang Bak Seng Antique Coffee喝杯咖啡才回去住处整理行李准备回家。这Tang Bak Seng Antique Coffee绝对像我小时候住在垄尾时老家路口那家咖啡店,木桌木椅,墙上吊着各种零食小吃,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模样。咖啡头手年纪不小了,这一切,很快就会成为过去了…… 咖啡偏甜(泰国传统味道嘛),但无损我对这老店的偏爱。有一种情怀,解释不来。





回到住处,想想,又不舍得这样子就回槟城,于是我们又grab了。又吃我们最爱的pad krapao,也吃上了这次没去的SomtamDer。在曼谷order Grab真的很开心。
牛肉pad krapao

Original Pad krapao的tomyum

Somtam Der点了两道菜


最后,我们乘15:35的班机,结束了这美丽的曼谷美食之旅。

祝大家狂吃不胖!



Other itineraries:
2017 - Germany: Upper Middle Rhine Valley One Day Tour (Stay tune)
2022 - France: 4D3N Paris
2022 - Thailand: 5D4N Bangkok
2023 - Japan: Yokohama, Kamakura, Kawaguchiko, Tokyo, Nikko
2023 - Turkey: 3D2N Istanbul 
2023 - Thailand: 5D4N Bangkok
2024 - Thailand: 5D4N Bangkok (March 2024)
2024 - Japan: Mount Fuji, Hokkaido, Tokyo 14D14N
2024 - Thailand: 6D5N Bangkok (Dec 2024)

Tuesday, 13 February 2024

Vir Das

最近,我为Vir Das疯狂。

知道这一位艺术家(是的,我认为他是艺术家),只不过是2024年1月初的事。闲聊时Sasi谈起了他在Netflix上的stand up,我某周末夜里有点儿空闲时间,到Netflix搜寻了一下,一口气依时间秩序把他在Netflix上的四个special都看了一遍:Abroad Understanding (2017),Losing It (2018),For India (2020),Landing (2022),(当时没看Outside In (2020),因为当时还没搞懂,看见zoom call就skip了)

Abroad Understanding的概念很好,同一个单口喜剧,分别在New Delhi的体育场及纽约某地下室里,对着一万印度人和200个美国人,说着一些民族主义、全球主义、种族歧视等课题,然后把两场剪辑在一起。

Losing It 则是在San Francisco观众前说这自己的故事,他带着最温暖的笑容,说着最冒犯的话(政治、宗教、社会),引发观众笑而深思。

这两个Netflix special我都看见了他的智慧与幽默,喜欢他那些有深度的故事,但表演上感觉有点儿用力过猛。


然后,我看了For India。这就惊为天人了。

 

For India是真正的艺术表演。没有舞台,只有简单的一扇蓝色门,而Vir Das就坐在门口台阶上娓娓道来,从印度四件小事切入到正题。观众席是半片pizza(Vir Das在访谈中这么说的),观众座位下面设有灯泡,灯亮起时,观众就是单口喜剧演出的一部分。非印度籍观众坐在设有红色灯光的位置上,说到一些非常到底印度的梗时,红灯亮起,Vir Das会给他们(我们)慢慢解说。整个表演的结构和完整度真诚又充满诗意。

在For India里,Vir Das的台风自然得特别有吸引力,有梗又有深度。整场表演还有几个callback简直了(看了几年脱口秀大会,倒是学会了不少单口喜剧的术语)。表演结束,Vir Das拿起Parle-G,而饼干掉在茶里,这简直是电影级别的艺术处理了。

他说故事的感染力一流。这儿举个例子,他提起孟买袭击事件导致他的亲友去世的悲剧,短短几分钟内,说着人性的可恶,也道出人性的可爱。通过他的喜剧处理,我除了感动,更从绝望中生出力量。



最后,才看了Landing。当时,感觉上我还是更爱For India一些,但这场演出又再一次看到了他深沉的爱,看他把自己的脆弱感放在笑料里,看他对世界充满无限希望而又淡然。 (虽然Landing已经是2022年的作品,但我身边听说过Vir Das的朋友很少,我不想“剧透”,这里就不说Landing的艺术概念了)他在好几个场合口口声声说他总不会收尾,开玩笑,他肯定是全球最会收尾的单口喜剧演员!很难想象看一场单口喜剧,看到最后居然还有点热泪盈眶。


把Netflix上这四场特辑看完后,我开始疯狂地把Youtube上所有找得到的video都看了一遍(当然也Subscribe了Vir Das COMEDY)。然后到Spotify上把所有他有关的访谈都搜了出来,在上下班的路上听完了。接着又到Prime Video一口气把Jestination Unknown看完(看完了好想去印度)。最后,再到Instagram follow了他然后也把他所有的post都看完了。现在天天祈祷他快点公布他到马来西亚表演的日期

(好可惜没在Covid MCO期间喜欢上他,那期间他的各种搞作尝试多得很!现在才看虽然也不迟,但当时一定更有代入感)

我一直喜欢Jimmy O YangRonny Chieng,当中很难排除文化上归属感与代入感的影响。

而喜欢Vir Das和喜欢Trevor Noah一样,我明明和他们没有太多文化上的共同点,但我特别爱听他们说故事。Trevor Noah比Vir Das多了份天真,Vir Das比Trevor Noah多了份诗意。


如果我诱起了你的好奇心,我的建议如下:

首先,请你先看For India。(如果For India不是你那杯茶,那你可以直接跳到Ten On Ten。)

接着,你一定要看I Come From Two Indias。你会为他的勇气感动。你会理解他的爱国。你会珍惜他的深度。你会为印度有这样的声音感到忌妒。

然后,就必须看Landing了。看了I Come From Two Indias,你会更appreciate Landing 里头的真诚。我看了I Come From Two Indias再重看Landing,就更能理解当中的喜与悲,就明白了它为什么得奖了。(For India也获Emmy提名,但Landing则最终让Vir Das抱回了 International Emmy Award)。

可是,仅仅那几个Netflix Special,当然不足以明白我为什么疯狂地着迷。接下来,请你到Youtube看一下他在Covid期间做的Ten On Ten。(第一集:Religion vs comedy; 第二集:Who has Freedom of Speech?;第三集:Is the West More Privileged?;第四集:Jokes for the Dead;第五集:Tribalism and Cancel Culture vs comedy;第六集:Brother vs Others。)每一集都选了个沉重的题材,有点儿像好笑的Ted Talks,有点儿像朋友在“吹水”分享自己的哲学思想……

 Ten On Ten Play List


如果你看了Ten on Ten也喜欢上他,我也不必一一介绍了,你一定会和我一样,自己慢慢地寻宝。

如果你看了Ten on Ten还是没喜欢上他,那不好意思,我们喜欢的Stand up comedy不一样。


Vir Das是我心目中在内容尺度上拿捏得最好的单口喜剧演员。可他又不是单口喜剧演员这么简单……
他是个读书人。我喜欢他细心推敲的用词,喜欢他幽默的类比,喜欢他用最幽默的方式发出最洪亮的声音。
他是个破釜沉舟办大事的人。我喜欢他的process,他说他总是先宣布他要世界巡演了,海报也设计了,宣传短片也出炉了,巡演国家也公布了,这才慢慢找场地、写题材。
他是个艺术家。For India、Landing,甚至他在The Field Dream里“What is the Sound of India”的概念,都细腻深刻得叫人感动。
他唱歌、演戏、写剧本、写专栏、监制、导演,还有个名叫'Weirdass Comedy'的Production House。


最后,给你分享他在Knox College Graudiation上的致辞。大智若愚的可爱。